这样的话,哪些工作会受自动化影响,而公司和政府又同样需要作出哪些承诺?

Jobs that will be automated

離岸經營和自動化已經一直在奪走製造業的就業機會。今天,在組裝生產線上工作的通常是機械人而不是人類。世界經濟論壇在其報告《未来就业》中警告,管理不善的顛覆性技術可加劇導致社会更不平等、更兩極分化、技能差距更大。

經合組織 2018 年的一篇論文估計個別工作被自動化取代的風險並發現製造業工作的可能性很高,僅次於不需要任何特定技能或培訓的工作。

白领行业有风险吗?

「白领工人正受到威胁。」?宾治·霍姆斯特龙?(Bengt Holmstr?m) 說。「所指的是並非最創新但相對常規的工作,需要作出一些大同小異的決策,且不需要很多創意的職位。這類中產階級的工作正在消失。」

世界經濟論壇認為,受自動化影響的不僅僅是工廠工人和低技術工作。為中產階級提供穩定生活水平的工作比例將會減少,這對像美國這類中產階級繁多的社会來說尤其令人擔憂。金融分析師、會計師、銀行櫃員、總經理、執行秘書,所有這些職位都面臨自動化風險,並且可能在幾年後不再存在。

那麼在自动化世界中,未来的工作是怎样?

工作会消失不等於你要把头埋在沙裡无视这事实。在人类歷史上,这一直都有发生。部分重要的发明,例如蒸汽机、印刷机、电力,都為劳动市场带来巨大变化,但今天的世界仍是比以往更加繁荣。?未来就业將與現在大不相同,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紛紛表示,社会有辦法應對。

其中一种应对方法是专注培训年轻人的技能,令他们為未来工作做好充分

「我们可以让年轻人具备适应科技的技能。」?占士·赫克曼?(James Heckman) 說。「我們必須要考慮培訓、教育和為勞動力準備,讓工人擁有所謂的可轉移技能。」

宾治·霍姆斯特龙亦持類似觀點。「社会需要投資於學校並提供教育機會。有一個關於老人的問題。他們還沒有看到外面所有的機會。」

那麼,因為先进科技和自动化程度提高而失业的人又怎样呢?

「当然,对於接受过特定技术水平培训的人来说,尤其是老年人,如果你的旧技能已经被取代,就很难学习新技能。」赫克曼说。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到 2022 年,54% 的員工將需要大量的再培訓和技能提升。不僅需要精通新科技,從情緒智商到批判性思考能力等所謂軟技能也會變得重要。

「我认為公司的大部分注意力应该放在发展员工的人力资本上。」?保罗·罗默?(Paul Romer) 說。「如果為我們工作的人掌握了正確的想法,那我們就能夠共同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

可惜的是,世界经济论坛指出,并非所有公司都愿意投资於培训现有员工,却只是希望员工能够适应。?艾力克·马斯金?(Eric Maskin) 說:「永遠不會有有效的獎勵措施令僱主培訓工人。」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機制設計的研究而聞名,這經濟學領域致力為人們創造適當獎勵機制的。

「如果我申请到你的公司工作,你可以培训我,但经过培训后我可以离开,并為你的竞争对手工作,这样你对我的投资就会失去价值。」马斯金解释。「於是,私营公司本身可能没有足够的诱因為员工进行再培训,所以至少会补贴再培训计划的政府可能被证明非常重要。」

曾在硅谷渡过部分职业生涯的罗默对此表示赞同。「我曾成立科技初创公司,我记得当时的乐观情绪。这种乐观情绪认為,人们在一般政府机构以外集体行动可以实现对每个人都有益的事情。那个乐观的愿景还没有实现,而我对此的反思是,我错误地认為如果我们绕过政府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一起努力,我们才可以控制科技的方向。」

儘管劳动市场的深层次转型属意料之中,而且已经在进行中,但许多对话都传达了积极的讯息。如果人们对终身学习持开放态度、公司致力於投资人力资本、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同意他们在确保没有人落后方面发挥的重要角色,那麼工作的未来就不会那麼黯淡。

「随着每一代人走过,我认為我们的状态会更好。」霍姆斯特龙说。

Learn more about these Laureates

James Heckman

是甚麼令我們的社会變得不平等?

占士·赫克曼

2000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Bengt Holmstr?m

如何令员工保持敬业和积极?

宾治·霍姆斯特龙

201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Esther Duflo

数学可以如何有助於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艾力克?马斯金

200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Paul Romer

智慧城市的宏观经济学

保罗·罗默

201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