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從不迴避尖銳問題。這位200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曾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無論「紳士約瑟夫」登上哪座山,他總能攀上頂峰。
作為公眾演说家,他因解决我们当代最艰难的问题而登上报刊头条。他直截了当诚实地辩论气候变化、金融危机、欧元区和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等话题。他曾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并曾接受全球几乎所有电视台网路的採访。这位经济学家是一位思想领袖,他敏锐的头脑与高尚的道德标準相得益彰,每当他谈到市场的不完美时,他都会為穷人发声。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摘要
摘要
出生:1943 年出生於美國印第安拿州加里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
获奖研究:关於资讯不对称市场的前卫理论
怪癖:读书时嚼着汗衫,思考时把铅笔塞进耳朵
烦人之处:將「United States」讀成「United Steaks」
你怎样能说服人们自私对任何人并无帮助?
你怎样能说服人们自私对任何人并无帮助?
斯蒂格利茨将全球社会的不平等视為他口中「被错误统治的经济」中最严重衝突的根源。
自私自利甚至会导致自私者活得更差。
我们為何要花钱给他人结账?
这位经济学家指出并认為,我们社会中收入最高百分之一的人应对贫富差距扩大负责。
「讓我舉個例子。」他坐直身說道,並開始談論量化寬鬆政策,即國家的中央銀行向其經濟體注入新現金。「我理解驅使這政策的原因,但想想其運作原理。這政策基本上使經濟流動性泛濫。事實上,投資佔 GDP (本地生產總值) 的百分比較低,而這支撐著股價。」
他问:「当股价上涨时,谁是赢家?那些拥有股份的人。即是谁?即是社会上层的人。依靠政府债券的贫困退休人士呢?债券的利率下降了。这项政策不但没有带来更多的增长,反而导致更多的不平等。」
我们如何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
為何我们不能為想工作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為何我们不能為想工作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斯蒂格利茨专注於统计数据,而非经济发展的题目。他說:「美國中產的收入低於 25 年前。全職男性工人的收入中位數低於 40 年前,而基層的實際工資低於 60 年前。」
这位经济学家对讚扬福利计划的政治家嗤之以鼻。他说:「这些工人并不想依靠福利生活,他们想自力更生,但我们的经济制度却辜负了他们,他们生气是对的。」
谁该為金融危机负责?
谁该為金融危机负责?
斯蒂格利茨認為那些感到被遺忘的人的憤怒,是市場失靈的自然社會反應。最近的個案是 2008 年的金融危機。在誰該負責的問題上,斯蒂格利茨毫不猶豫。
斯蒂格利茨说:「我的理论解释了监管的重要性,且由於金融市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收集资料,我们不应期望金融业能好好运作。任何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他们一再表现欠佳。所以,对我而言,那些让银行家表现如此差劲的放鬆监管政策,或多或少应归咎於那些说我们不需要监管的经济学家。」
在任何重大经济动荡后,人们均倾向寻找罪魁祸首,一个可以承担责任的代罪羔羊。这提供方便简单的叙述和解决方案:有错误,就纠正那个错误,问题就不会再发生。代罪羔羊的处理方法危险在於它并不完整。危机是存在复杂原因的复杂事件,当问题的其他成因被忽视时,採取简单的代罪羔羊解决方法就可能会产生危险的自满态度。
瑞银经济学家的观点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正確將銀行業確定為 2008 / 2009 年金融危機的主要成因。毫無疑問,在銀行工作的人犯下了重大錯誤。然而,將所有責任歸咎於銀行及其放鬆監管的遊說工作,並相信未來的重新監管是抵禦未來危機的堡壘,似乎是對危機成因作出了危險的狹隘解釋。
银行共同追求放鬆监管的想法引发危机,但任何在银行界从事过的人都可证明一定程度的指导和协调并不存在。银行确实希望放鬆监管,许多政治家在意识形态上亦表示赞成。信贷週期支持繁荣,繁荣总能得到政治青睞。的确,政治家甚至曾指责银行在危机前几年并无採取足够措施向低收入人士提供贷款。他们要求银行停止使用「不合理的信用衡量标準」。他们威胁不向某些低收入群体提供贷款的银行会面临罚款。
除政治家外,还有两个群体亦必须承担部分责任。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的几年,媒体(尤其是金融媒体)积极支持槓桿借贷,并严厉批评那些奉行更稳健的银行政策的人。由於媒体报导,无论其準确性如何,均会对公司股价产生影响,故银行管理层的判断标準亦偏向冒险。银行管理层的行為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最后,就借款人本身而言,有人可能借贷过高金额(虽然社会压力和日益严重的收入不平等亦有可能有令此加剧),但他们仍应分担部分责任。
所有這些都不得否認銀行和不足夠的監管合謀製造了這場危機。然而,只將重點放在銀行業而忽視或免除其他因素的處理態度,可能會引發另一場危機。媒體和政治家促使銀行承擔風險,甚至是過大的風險。社會迫使借款人借入不切實際的金額。總括來說,採納一個比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提議更廣泛的危機成因評估是較謹慎的看法。
经济学家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了甚麼角色?
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公平的世界吗?
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公平的世界吗?
斯蒂格利茨不相信经济可以在一夜之间修復,但他说使经济恢復强劲增长的议题是存在的。随着越来越多被剥夺权益的公民向右翼政党寻求希望,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些议题。
我们以前曾订下规则,导致了经济更不平等。现在我们必须重写这些规则,使其更平等。
他補充:「給工人更多的談判權、遏制企業的權力、建立更好的企業管治。限制金融界的力量。金融界從佔 GDP 2.5% 增長至 8%,惟沒有證據顯示我們整體經濟生產力有任何提高,卻有大量證據顯示不穩定和不平等情況已有加劇。」
為何替穷人发声?
為何替穷人发声?
斯蒂格利茨出生於 1943 年,當時經濟大蕭條剛過去幾年,他在印第安納州的加里度過童年,那是個窮困工業小鎮,充滿種族歧視、嚴重不平等現象和不定期的失業情況。他的父母鼓勵他做一些有益於社會所有人的事情。
斯蒂格利茨获取阿默斯特学院的全额奖学金,修读他最初心仪的物理学。他后来意识到,经济学学位是他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开始在名校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在研究並經歷過經濟衰退、蕭條和金融危機後,斯蒂格利茨逐漸地成功打破了市場常常有效的想法。對他來說,這是因為市場以不完善或不對稱的資訊運作,意即是市場中有一方總比另一方擁有更好或更多的資訊。在斯蒂格利茨看來,這是造成經濟不平等的主要原因。這項研究令他與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和米高·斯彭斯(Michael Spence)共同贏得了 2001 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一起開創了另一種思想學派,深深改變了經濟學範疇。
经济学是基於欺诈吗?
全球化是苦难的罪魁祸首吗?
全球化是苦难的罪魁祸首吗?
憑藉斯蒂格利茨獲獎的經濟框架,他揭發了更多制度漏洞,並找到填補這些漏洞的可能解決方案。他在研究微觀經濟學和宏观经济学之間徘徊。他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情況,我們需要適用於所有地方的基本規範。」
「发展中国家需要能够追求发展。所以我认為,我们需要针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规则,规定如果造成污染,就不能进行贸易。你不能向我们出售由你工厂生产并会导致全球暖化的商品。」
?
我们怎样才能让全球化对所有人都有用?
如果你問斯蒂格利茨他怎麽能專注於我們未來經濟的所有不同問題,他會記起他人生中一個關鍵時刻。1963 年 8 月 28 日華盛頓特區。斯蒂格利茨是當時站在林肯紀念堂前,聆聽馬丁·路德·金宣讀《我有一個夢》名言的 25 萬人之一。
「那是宝贵一刻,不仅是演讲的一刻,亦是对美国民主充满信心的一刻。」但是,这位经济学家承认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尚未实现,并开始反思。「我认為他没有完全意识到出现经济领域分歧的情况会变得多麼的坏。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演讲是我们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亦是我们所有人思考国家发展方向时都需要考虑的事情。」
人们最需要学习的是甚麼?
人们最需要学习的是甚麼?
这充满情感的反思很快就被他的助手打断,原来他接下来还要与其他几位教授会面。这位工作狂用最后的时间给年轻一代提出建议,分享了他从父母学到的金句。
首先,金钱永远不会让人快乐。其次,上帝给了你杰出的头脑。请多加使用。其叁,為他人服务。
这些金句是他成功的基础吗?他笑着说:「我想那是归因多种理想主义。重点是你的行事和想法,或许还有一点点的自大。」
為何各国必须找到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
聽聽米高·斯彭斯(Michael Spence)的想法,了解各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產生長期積極影響。

瑞银诺贝尔视角網上研討會系列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已加入第二屆瑞银诺贝尔视角網絡研討會系列。他與瑞銀資產管理宏觀資產配置策略主管 Evan Brown 一起參加一場網絡研討會,期間詳細討論疫情的影響及其對投資者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