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其他国家投入巨额资金,会对该国政府的运作方式造成非常负面的改变。
— 迪頓

這不僅僅因為金錢援助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迪頓為世界銀行做了數十年的研究,他的結論非常簡單:某些類型的國際援助可以扶助國家,但有些國際援助也可以令當地政府更腐敗,並為窮國帶來傷害。迪頓指出:「向其他国家投入巨额资金,会对该国政府的运作方式造成非常负面的改变。如果政府並非回應人民要求而只懂向捐助國伸手要錢,發展就不可能實現。」

迪顿的同事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拔·索洛(Robert Solow)也赞同这点。索洛说:「非洲并非资源匱乏的地方,它拥有资源。而非洲最大的发展障碍是腐败的政府。」索洛指出研究显示,拥有大量自然资源的非洲国家往往更不发达,迪顿对此有一个简单的解释。来自天然资源的财富可令政府腐败。

你无法从外让别人的国家增长。
— 迪頓

那麼我們有能力制止發展中國家的腐敗嗎?迪頓應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他說:「你无法从外让别人的国家增长。你可以羅列很多人出來,想像如果這些人不再掌管其國家,世界就會變得更好。但你要問自己哪些方式是否可行,哪些是否合乎道德。」

与其纯綷提供金钱援助,迪顿更有兴趣将焦点放於效率最高的援助方式。在他看来,首要目标之一是解决许多发展中国家面对的严重健康状况。迪顿说:「我们可以加强研究不折磨富裕国家人民的疾病。比起癌症或心臟病这些正折磨美国人的疾病,美国并没有投放大量资金於疟疾研究上。」

不直接从外国战争中获利也能帮助他们的经济增长。他说:「像瑞典这样的国家在提供援助方面声音最大,但他们也是最愿意出售武器的国家。或者我们应该思考為何我们要这样做。」

虽然全球化给一些国家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有严重的坏处。迪顿说:「欧洲共同体和美国都设有关税和贸易限制,令许多非洲农民难以自食其力。这意味着认真提供援助的国家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与贸易相关的限制并促进包容性。」

迪顿的研究让他相信,从外面可以做的很有限。重点必须放在如何提供有效的援助,而不是用金钱破坏发展中国家的治理稳定。根据迪顿的看法,在没有捐助国干预的情况下,这些国家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并设立合宜的制度。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安赫爾.古里亞(Angel Gurría)在講述 2017 年發展援助的數據時,強調最快的途徑展開穩定和具包容性的增長,就是持續提供全球援助。捐助國向最貧窮國家捐出總共 1,466 億美元援助,資金比往年更多。

儘管近年來發展援助相對穩定,但世界各地的暴力衝突亦達到 25 年來的高峰,而且全球飢餓的人口加劇,超過 6,500 萬人流離失所。古里亞強調,為實現聯合國進取的《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現在不是故步自封的時候。

很多经济学家都同意这一点,尤其是?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身為發展經濟學專家,這位 201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經常透過數據指出,一個國家獲得的外國援助與該國的經濟增長水平並沒有明顯的關聯。迪頓解釋:「我們很難改變過度簡化的觀點,即如果你很窮,而我很富有,我給你金錢就能讓你過得更好。這觀點在國家層面不起作用。」

了解更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