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terStock)

美银的调查显示,今年 4 月至 7 月期间,科技板块的配置出现了自 2009 年 3 月以来的最大三个月增幅,目前净14% 基金经理人超配科技股,明显高于上个月的净1%低配。科技股权重较高的纳斯达克指数从 4 月低点大涨逾 35% ,并在周四创下新高。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达到 4 万亿美元的公司,并获得美国政府批准重新向中国出售此前被禁止输华的芯片。

这一反弹反映出市场对大型科技巨头将继续实现强劲盈利增长的乐观情绪日益高涨,尽管对关税和监管风险的担忧挥之不去。在最早出炉的财报结果中,台湾地区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公布了创纪录的季度利润,盈利和业绩指引均超出市场预期。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ASML)股价周三下跌 10% ,因其第三季度业绩指引令市场失望,且 2026 年的增长前景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在第二季度财报密集发布前,我们有以下几点观察:

“科技七巨头”(Magnificent 7)的业绩可能显示出正常化迹象。 过去两年“科技七巨头”的快速增长是驱动标普 500 指数每股收益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些超大型公司第二季度的盈利增长应保持在 20% 左右的强劲水平,但低于前四个季度每季接近 30% 的增长率。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在公司持续部署和采用人工智能(AI)的支持下,这些公司的盈利有望保持稳健。台积电最新的业绩指引也利好行业增长前景,并指向正常化趋势。

除了估值扩张以外,还需见到稳健盈利以推动下一轮涨势。 最近大型科技股和础滨股票的反弹主要是由市盈率估值扩张推动。虽然础滨结构性前景看好,但我们更希望见到进一步涨势建基于每股收益上修,而不仅仅是估值扩张。该行业的可持续增长最终将取决于盈利能力和运营表现的不断改善。

半导体设备增长前景南辕北辙,导致出现分化。 生成式AI驱动的产能投资应惠及半导体设备行业,包括逻辑和内存领域,但我们认为这些利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短期内,鉴于围绕消费半导体复苏、中国新产能以及 2026 年整体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该子行业保持防御性立场。增长分化已经显而易见:AI半导体的营收以芯片和代工厂划分分别增长 60-70% 和25-30% ,但在设备层面仅增长 5-10% 。由于能见度较低且关税风险有所加剧,我们建议投资者只关注最优质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因此,我们预计本财报季科技股的盈利增长稳健和业绩指引令人鼓舞,并认为AI结构性前景看好且继续带来机会。然而,未来几周意外的盈利结果也可能在塑造短期投资情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在估值较高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强劲的AI资本支出趋势和有利的货币动态将继续支撑长期投资机会,并预计 2025 年全球科技股盈利增长将达到12% 。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这些长期基本面因素,并在半导体、软件和互联网平台等板块分散投资,而不是将风险集中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或个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