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terStock)

到目前为止,金融市场对关税风波的反应相对平静。就在上周,标普 500 指数再创新高,美元指数 DXY也从 40 个月低点反弹并企稳在该水平上方。这是否意味着投资者应忽略关税升级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有必要保持谨慎并制定长期策略。美国意外宣布对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商品征收 25% 的关税,随后又对进口美国的铜征收 50% 的关税,这表明政策环境可能会出现意外的转折。此外,很难判断市场将如何反应,以及这种反应是否合理。例如,在关税宣布后,市场对潜在的经济损害表现得如此乐观,但很难提前确定这种乐观情绪是否合理。

至少在未来几周,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难免将上升。由于贸易局势持续紧张,市场可能会关注美国的贸易政策,而我们的去美元化重点领域可能仍将成为焦点。因此,投资者不妨利用波动性来寻找分散投资组合的机会。我们继续建议投资者将其过多的美元现金持仓和股票中过多的美元敞口分散到其他货币(主要是欧元和澳元)。以下是我们看好分散股票配置的选项。

寻求优质欧洲股票。 聚焦优质股的投资风格往往在波动性较大、增长缓慢的时期以及商业周期的后段表现良好。除此之外,自 2020 年 10 月相对峰值以来,欧洲优质股在总回报方面的表现不及 MSCI 欧洲指数,而在过去 35 年中,欧洲优质股的年均表现优于 MSCI 欧洲指数 2 个百分点,且波动性较低。尽管欧元兑美元今年迄今上涨 13% 后可能在短期内暂停升势,但我们仍预计,作为美元以外流动性最强的替代货币,欧元可能仍将是对美元信心下滑的主要受益者。此外,德国的财政扩张和欧洲国防支出的增加可能会对欧元构成支持。我们预计到 2026 年 6 月,欧元兑美元将升至 1.20 。

亚洲的科技故事—中国大陆、韩国和台湾地区。 科技仍然是各地区的首选板块,在亚洲,中国科技板块尤其是投资者的宠儿。中国科技板块的风险回报状况正在改善,这得益于中美紧张局势缓和(尽管冷热不均)、人工智能(础滨)创新势头强劲以及估值具吸引力。尽管该板块的许多主要股票可能以港元计价,但由于其营收和盈利主要以人民币计价,因此仍将受益于人民币(兑美元和港元)升值。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中国科技板块仍“具吸引力”,但对中国整体市场保持“中性”立场。

我们认为台湾地区股票也“具吸引力”,并相信其有望受益于全球科技需求旺盛和资本轮动,因为台湾地区在AI和科技硬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韩国,我们仍看好内存生产商和公司价值提升计划的受益者。关税引发的波动可能为逢低买入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一些主要半导体公司提供机会。这些公司受到具韧性AI资本支出和持续变现等强劲结构性驱动因素的提振。在波动性加剧的情况下,结构化解决方案也可能提供获得敞口的另一途径。我们还认为,在未来 12 个月内,韩元和新台币兑美元都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

印度和新加坡内需展现出韧性。 我们认为印度股票仍“具吸引力”,因该市场内需具韧性且科技出口强劲。在贸易局势方面,我们仍预计美印关税谈判将很快原则上初步达成协议,尽管正式的协议可能要到年底左右甚至更晚才会敲定。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应支持印度股市表现优异。例如,印度央行在 6 月份意外将基准回购利率下调 50 个基点至 5.5% ,并分四个阶段将现金准备金率下调 100 个基点。尽管印度央行转向“中性”货币政策立场,但我们仍认为该央行在年底前还有再降息一次的空间。

我们近期将新加坡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具吸引力”,因该市场有能力抵御持续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主要利好因素包括稳定的货币、丰厚的股息收益率和稳健的盈利前景。持续的股票市场改革也提供了额外的催化剂,包括规模 50 亿新元的“证券市场发展计划”和潜在的价值提升举措,以释放股东价值。我们预计,尽管短期内美元可能保持韧性,但到 2026 年 6 月,美元兑新元将跌至 1.25 。